朝鮮核問題大事記
發(fā)布日期:2003-01-15 【字體
大 中 小 】
分享:
作者:邰舉 1、2002年10月17日,韓國、美國兩國同時宣布,在美國助理國務卿詹姆斯•凱利10月3日至5日訪問朝鮮期間,朝鮮公布了自己的濃縮鈾開發(fā)計劃。朝鮮核問題開始被擺上桌面。朝鮮就此發(fā)表聲明說,面對美國的核威脅,朝鮮“有權開發(fā)核武器及比核武器更厲害的武器”。但朝鮮并未公布是否擁有這些武器及有關開發(fā)計劃。
2、2002年10月19日,美國助理國務卿詹姆斯•凱利訪問韓國,在與韓國政府高級官員會談時稱,美國對待朝鮮核問題是有一個“原則”的,但他表示,要以和平方式解決,不把核問題與韓、朝之間的經濟合作聯系起來。
3、2002年10月21日,在平壤舉行的第八次南北長官級會談中,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長金永男表示,“如果美國愿意放棄對朝鮮的敵對政策,我們也做好了通過對話解決安保問題的準備?!?nbsp;
4、2002年10月24日,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崔成泓與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墨西哥舉行會談,雙方一致希望朝鮮能徹底澄清核開發(fā)計劃的真相,立即放棄核計劃,并且首次公開稱,如果朝鮮不拆除核設施,將停止輕水反應堆工程和重油供應。
5、2002年10月25日,朝鮮提出,如果美國與朝鮮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以法律形式承諾不使用核武器,朝鮮“愿意解除美國在國家安全方面的憂慮”。
6、2002年10月30日,韓國國會全票通過了《對北決議案》,反對朝鮮開發(fā)所有大量殺傷性武器包括核武器,并強烈敦促朝鮮放棄幻想,立即中止核計劃。
7、2002年11月2日,韓國總統(tǒng)金大中在青瓦臺總統(tǒng)府主持召開統(tǒng)一部、外交通商部、安保部聯席會議,重申絕不能容忍朝鮮擁有任何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強調要加以和平解決。
8、2002年11月14日,美國決定停止向朝鮮提供重油。
9、2002年11月21日,朝鮮宣布朝美《核框架協(xié)議》無效。
10、2002年12月10日,根據美國提供的情報,西班牙海軍攔截了一艘正在阿拉伯海行駛的朝鮮貨船,在船上發(fā)現了約15枚飛毛腿導彈。11日,也門政府聲明是這些導彈的貨主,美國隨后予以放行。
11、2002年12月12日,朝鮮外務部發(fā)言人宣布,解除1994年簽訂《朝美核框架協(xié)議》后對核計劃的凍結,重新啟動電力生產所需的核設施。
12、2002年12月21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稱,朝鮮拆除了位于寧邊地區(qū)的四座核設施的封條及監(jiān)視儀。22日,又拆除了8000余個廢核燃料儲藏室的封條和監(jiān)視攝像機。25日,開始向核反應堆添加燃料。
13、2002年12月29日,朝鮮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人員離境。12月31日,3名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人員全部撤離朝鮮,但仍然留下了一些設備以便“再次使用”。
14、2003年1月6日,國際原子能機構通過決議,敦促朝鮮恪守1994年的《朝美核框架協(xié)議》,重新接納國際核查人員返回朝鮮,并強調應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核問題。
15、2003年1月7日,韓國國家安全顧問任晟準赴美國,與美國國家顧問賴斯及國務院官員交換意見。
16、2003年1月10日,朝鮮外相白南舜致函聯合國安理會主席,聲明朝鮮將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并將于1月11日正式生效。韓國總統(tǒng)金大中當即表示,這一問題事關“生死”,當選總統(tǒng)盧武鉉則表示非?!斑z憾”。
17、2003年1月10日,江澤民主席應約同美國總統(tǒng)布什通電話,主張和平解決朝鮮核問題以及朝鮮半島無核化。
18、2003年1月11日,朝鮮駐中國大使在北京發(fā)表談話,宣布重新啟動1999年凍結的導彈試驗計劃。(請參考新華社口徑)
19、2003年1月13日,盧武鉉在與美國總統(tǒng)特使、助理國務卿凱利會談時,提出處理朝鮮核問題的三大原則:決不容忍朝鮮進行核開發(fā);通過對話和平解決朝鮮核問題;韓國起主導作用。同日,韓國軍隊在漢城以北靠近非軍事區(qū)地帶進行了小規(guī)模軍事演習。
20、2003年1月14日,美國總統(tǒng)特使、助理國務卿凱利訪華,就朝鮮核問題與中國有關方面交換看法。
另據今天得到的消息,韓國當選總統(tǒng)盧武鉉將于1月15日視察駐韓美軍營地。(本報駐漢城記者邰舉)
消息來源:《科技日報》網絡版
責任編輯:李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