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北京8月1日電(記者王龍琴)背景資料:伊朗鈾濃縮問題
伊朗8月1日致信國際原子能機構,宣布重啟位于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的鈾轉化設備。
伊朗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核能源開發(fā)活動,并曾得到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支持。1980年與美國斷交后,伊朗的核能源開發(fā)計劃開始受到美國的質疑。美國一再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fā)展核武器,并對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發(fā)現(xiàn)并提煉出能為其核電站提供燃料的鈾后,立即引起美國及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鈾濃縮技術是國際社會嚴禁擴散的敏感技術。美國軍事專家認為,伊朗擁有濃縮鈾就意味著擁有核武器,因此美國政府警告伊朗停止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并威脅要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lián)合國安理會審議,以對伊朗進行制裁。
國際原子能機構也通過多項相關決議,要求伊朗與其合作,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其進行更為嚴格的突擊檢查,終止提煉濃縮鈾試驗。
在國際社會,特別是在代表歐盟的法國、德國、英國積極斡旋下,伊朗為解決核問題采取了一系列積極舉措。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暫停濃縮鈾離心機的組裝。
2004年6月底,伊朗在未能說服國際原子能機構結束對其核設施核查的情況下,宣布在暫停提煉濃縮鈾活動的同時,恢復濃縮鈾離心機的組裝。盡管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9月18日通過決議,要求伊朗在11月25日之前暫停與鈾濃縮有關的一切活動。但伊朗明確表態(tài)不會終止鈾濃縮活動,并于9月21日宣布已開始將37噸鈾“黃餅”(鈾礦料)的一部分用于鈾轉化試驗。
為了說服伊朗徹底終止鈾濃縮活動,德法英3國與伊朗舉行了多輪會談。2004年11月初雙方在巴黎初步達成協(xié)議,3國承諾向伊朗提供一座輕水反應堆、核燃料以及核技術,并將在經(jīng)貿(mào)合作方面為伊朗提供幫助。11月22日,伊朗宣布中止與鈾濃縮有關的一切活動。29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通過了不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lián)合國安理會的決議。但伊朗一直堅持鈾濃縮的中止只是暫時行為。
為了磋商有關巴黎協(xié)議的落實問題,伊朗與德法英3國從2004年12月以來進行過多輪談判,但雙方在關鍵問題上一直未能達成一致。今年5月底,雙方達成協(xié)議,歐盟表示將在兩個月內(nèi)提出一個綜合計劃,以推進與伊朗在技術和核能領域的合作,并進一步解決伊朗核問題。7月31日伊朗外交部宣布,8月1日是歐盟提出解決伊朗核問題一攬子提議的最后期限。如果伊朗的要求得不到滿足,伊朗將會立即致信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伊朗將在該機構的監(jiān)管下重啟位于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的鈾轉化設備。(完)
轉 自: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