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發(fā)布的《至2050年全球核電發(fā)展預測》年度報告指出,盡管面臨著較低的化石燃料價格、疲軟的全球經(jīng)濟和日本福島核事故的深遠影響等挑戰(zhàn),未來數(shù)十年全球核電仍將繼續(xù)擴張,只是擴張速度較為緩慢。
報告預測,根據(jù)不同發(fā)展情景,到2030年全球核電裝機容量的增長幅度預計在2.4%至68%之間,低于去年的預測值。低速情景預測從2014年底的376吉瓦增長到2030年的385吉瓦,但到2050年將下降至371吉瓦;而高速情景預測到2030年達到632吉瓦,到2050年達到964吉瓦。
從地域來看,中國和韓國等東亞國家增長最為顯著,預計將從2014年底的87吉瓦增長到2030年的132吉瓦(低值)~219吉瓦(高值)。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東歐國家也有較強的增長潛力,預計將從2014年底的50吉瓦增長到2030年的64吉瓦(低值)~94吉瓦(高值)。而以德國為代表的西歐國家核電裝機降幅最大,預計將從2014年底的114吉瓦縮減到2030年的63(低值)~112吉瓦(高值)。北美地區(qū)低值預測將從2014年底的112吉瓦降至2030年的92吉瓦,而高值預測將增長到140吉瓦。
報告指出,短期內有多個因素影響核電未來發(fā)展前景,使得部分核電站部署臨時受阻,包括較低的天然氣價格、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以及全球金融危機對資本密集型項目的影響。此外,引入壓力測試、強化安全性需求和先進技術的部署也對部分核電站投運延期造成影響。
報告還對目前在運行的許多核電站在未來面臨退役及替代核電站建設進行了預測,目前438座核電反應堆中有一半以上服役年限已超過30年,報告低值預測到2030年從全球范圍看,每退役一座核電反應堆即有一座替代反應堆建設;而高值預測替代容量為1.7倍。來源:《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