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另类,国产国语对白在线精彩,球探比分足球即时比分网昨天赛果,健身房的特殊待遇小说,一二三四免费观看高清视频,一边下奶一吃敷面膜视频讲解,日本调教少妇电影在线播放,亚洲精品明星换脸av,国产迷姦播放在线观看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科學普及  >  科普大講堂正文
大膽的類比 巧妙的思維—德布羅意和物質波
發(fā)布日期:2008-08-29          【字體 分享:
【打印】       【關閉】
返回
頂部
大膽的類比 巧妙的思維—德布羅意和物質波
發(fā)布時間:2008-08-29   字號:

  1992年8月15日是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Louis—Victor Pierre Raymond de Broglie)誕辰100周年紀念日,德布羅意一生愛好廣泛,成果累累,著述頗豐,但他最突出的功績是1924年對經(jīng)典力學和幾何光學的大膽類比中提出的物質波理論,其后三年內(nèi)得到了理論和實驗的證明,為揭示微觀世界奧秘和量子力學的建立,作出了不朽貢獻,為此他榮獲192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

  德布羅意家族數(shù)百年來在戰(zhàn)場上和外交上為法國各朝國王服務。1740年路易十四封德布羅意家族為世襲公爵,封號由一家之長承襲,第一代公爵的兒子曾在七年戰(zhàn)爭中為奧地利王族出力作戰(zhàn),獲得王子封號,賜于家族中每一個成員。當?shù)虏剂_意的長兄、實驗物理學家莫里斯(Mauriee)死后,他在1960年就成為法國公爵兼德國王子,但他一生中生活簡樸,平易近人,把畢生獻給了科學事業(yè)。

  德布羅意上中學時顯示出了出眾的文學才華,17歲獲巴黎文學院歷史學士學位,由于受長兄影響,開始了解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1947)和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等人的工作,1911年他放棄了關于18世紀初法國內(nèi)政問題的學位考試,轉而學理,1913年成為理科學士。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他在埃菲爾鐵塔上的軍用無線電臺服務六年,熟悉了有關無線電波的知識。

  19世紀末20世紀初關于絕對黑體輻射、康普頓效應和光電效應問題的研究,逐漸把波與粒子聯(lián)系起來,啟發(fā)了德布羅意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1860年基爾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 1824—1887)引入絕對黑體概念,1870年J·斯忒藩(J·Ste-fan)從實驗觀測基礎上提出其發(fā)射總能量正比于T4,1884年L·玻耳茲曼(Ludwig Boltzmann 1844—1906)把熱力學和當時新出現(xiàn)的J·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綜合起來,從理論上證明了斯忒藩的結論是正確的;1893年維恩(Wilhelm Carl Werner otto Fritz Franz Wien1864—1928)發(fā)表維恩位移定律,1896年提出維恩公式(只適用于短波部分),1900年瑞利(John WilliamStrutt即Third Baron Rayleigh 1842—1919)根據(jù)經(jīng)典力學提出了一個熱輻射公式,1905年金斯(James Hopwood Jeans 1877—1946)改正了瑞利公式中一個數(shù)值錯誤,稱為瑞利——金斯公式(只適用于長波部分),普朗克為找到一個普適公式,設法彌合上述兩個公式,找到了“成功推測的中間公式”,可在整個波長區(qū)域與實驗數(shù)據(jù)相符合,普朗克為證明這個公式,提出量子假設,第一次揭示了微觀物體運動的不連續(xù)性。1905年愛因斯坦利用光量子假設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使他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1922年德布羅意不用電磁理論而用光量子假設推導出了維恩輻射定律,這時他才30歲。

  德布羅意仔細分析了光學的發(fā)展歷史,從光的微粒說到光的波動說,最后發(fā)展到普朗克和愛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論,他還注意了哈米頓(William Rowam Hamilton 1805—1865)曾闡述過的幾何光學和經(jīng)典力學的相似性,大膽猜測力學和光學之間在某些原理上會存在一些類比關系,試圖在物理學的這兩個領域建立一種適應兩者的理論,這是他邁出的決定性一步。

  他想,光量子是微粒,電磁輻射是波,既然都可導出維恩定律,豈不表明物質的波動方面和粒子方面存在著統(tǒng)一起來的兩重性嗎?

  隨著康普頓(Arthur Holly Compton 1892—1962)效應的正確解釋,1923年德布羅意的思想突然升華到一種新的境界:力學和光學的發(fā)展是對稱的,描述實物粒子的經(jīng)典力學相當于光的微粒學階段,他設想,與光的波動說對應,實物粒子也應具有波動性,他認為:“整個世紀以來,在光學中比起波的研究方法來,如果說過于忽視了粒子的研究方法的話,那么在實物粒子的理論上,是不是發(fā)生了相反的錯誤,把粒子的圖象想的太多,而過分忽視了波的圖象呢?”他大膽設想描述實物粒子能建立起波動力學,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廣到實物粒子!

  1924年11月,德布羅意的博士論文把這種思想表述的更為明確,德布羅意設想:一個粒子,例如一個電子,必然連帶著一系列“物質波”,這些波的傳播速度稍有不同,波的傳播路徑上,在規(guī)則的各個間隔處,這些波會組合成波峰,波峰會在某一點消失,瞬間后又在另一點出現(xiàn),波峰的速度叫“群速”,與組成它的各波波速十分不同,群速就是電子速度,相鄰波峰間的距離就是物質波的波長,即德布羅意波長。

  德布羅意堅信物質波存在于任何運動的物體,大至一個行星,一塊石頭,小至一?;覊m或一個電子,都能產(chǎn)生物質波,物質波能在真空中傳播,因此它不是機械波,它可以由不帶電的物體的運動產(chǎn)生,因此它也不是電磁波。

  1926年,玻恩(Max Born 1882—1970)認為:粒子的波動性并不是指粒子真的象波那樣彌散到整個空間,而只是一種概率波,物質波振幅的平方是該粒子在某一位置上出現(xiàn)的概率。

  德布羅意論文答辯會上有人質問如何證明物質波存在,德布羅意立即回答:在晶體上看到衍射。

  理論推出,電子波波長數(shù)量級與原子線度、固體中相鄰原子間距、X射線波長相同,所以電子波的波動性長期未被發(fā)現(xiàn),只有通過單晶衍射才能證明,德布羅意事后做了實驗,但未成功。

  這次博士級考試,德布羅意的新見解引起一場軒然大波,許多光學物理學家嗤之以鼻,他的導師朗之萬(Paul Langevin 1872—1946)也不相信,只不過覺得這篇論文寫得很有才華,才讓他得到博士學位,并把論文副本寄給愛因斯坦、薛定鍔(Erwin Schrodinger 1887—1961)、德拜等人,使事情起了戲劇性變化。

  因為愛因斯坦在科學上有超人的美學素養(yǎng),一向愛好對稱的觀點,對德布羅意的想法產(chǎn)生了共鳴,稱贊說:“德布羅意的工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幅巨大帷幕的一角卷起來了,”同時呼吁同行:不要小看這位小將的工作,愛因斯坦一眼看出,德布羅意的工作決不僅是與自己關于光子理論的簡單類比,這種物質波還包含了玻爾(Niels Hendrik David Bohr 1885—1962)、索末菲(Arnold Sommerfeld 1868—1951)量子規(guī)律的非常卓越的幾何解釋,“看來粒子每一運動都伴隨著波場,這個波場(它的物理性質目前還不清楚)原則上應該能觀察到”,超人的預見正是愛因斯坦的特征,有了愛因斯坦的推薦,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一下子引起了物理學界的廣泛注意。

  1925年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 1901—1976)創(chuàng)立了矩陣力學;1926年薛定鍔創(chuàng)立了波動力學并證明了波動力學與矩陣力學的等價性,從而確立了量子力學基礎,他表示:“這些考慮的靈感主要歸因于德布羅意先生的獨創(chuàng)性論文”,真是新人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幾乎在物質波得到理論證明的同時,實驗也驗證了物質波的存在。

  1925年戴維森(Davisson)以及助手革末(Germer)用電子轟擊鎳靶時,液態(tài)空氣爆炸,打破真空管,空氣流沖向紅熱的鎳面,糟踏了精心制配的鎳表面層,為了凈化鎳表面,進行了長時間的熱處理,結果使無數(shù)小晶體變成大塊單晶體,重新實驗時,發(fā)現(xiàn)電子散射在某一角度具有最大值。1927年他們用59eV的慢速電子通過鎳單晶時獲得一張電子衍射照片,同年英國的G·P湯姆遜(George Paget Thomson 1892—1975)用快速電子從另一條途徑得到一張電子衍射照片,成為電子波存在的實驗證據(jù),并從中計算出波長與德布羅意理論λ值完全吻合,從此德布羅意的名字永遠和物質波連在了一起。

  順便提及,G·P湯姆遜是J·J湯姆遜(JosephJohn Thomson 1856—1940)的獨生子,有趣的是老子發(fā)現(xiàn)電子是粒子,兒子證明電子是波,實為物理學史上一段佳話。

  名揚四海的德布羅意,1928年回母校任教,1932年晉升為理學院理論物理教授,1933年進入法國科學院,從1942年起任該院永久秘書,1944年起為法蘭西學院院士,他還享有英國皇家學會外國會員的榮譽。1945年被任命為法國原子能高級委員會的顧問,1952年聯(lián)合國經(jīng)濟與社會曾授予他卡林加(Kalinga)獎金。

  德布羅意創(chuàng)立物質波理論以后,主要從事電動力學和基本粒子理論研究,發(fā)表過許多論文,著有二十余種書籍,也寫了不少科普著作,是永載史冊的偉大的物理學家,物質波的理論提出和證明,物質波的實驗證實以及它對建立量子力學的重要作用,可以為我們提供什么啟迪呢?

  首先,從事科學研究必須有對科學的執(zhí)著追求和獻身精神,否則貴族兼王子的德布羅意如何會為探討微觀世界簡樸終生,為捕捉物質波冥思苦想?其次,從事科學研究必須有寬厚的知識功底,熟悉各學科、學科各分支的特征、才能有類比的基礎;第三,從事科學研究必須掌握一定的思維方法,并且要把邏輯思維、逆向思維和形象思維配合起來,解決同一課題;第四,進行科學研究必須隨時用最新科研成果解決面臨的研究課題,否則科研的進程要推遲;第五,科學研究必須并用理論和實驗手段,才能令人信服地確立新的科研成果;第六,科研工作者必須克服自己的認識偏見,以敏銳的目光發(fā)現(xiàn)并扶持新生事物;第七,科研工作沒有國界,因為科研成果屬于全人類。

 
【關閉】    【打印】

版權所有:國家原子能機構

承辦單位:國家原子能機構新聞宣傳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阜成路甲8號 郵編:100048

網(wǎng)站標識碼:bm63000002

京ICP備0508165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