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另类,国产国语对白在线精彩,球探比分足球即时比分网昨天赛果,健身房的特殊待遇小说,一二三四免费观看高清视频,一边下奶一吃敷面膜视频讲解,日本调教少妇电影在线播放,亚洲精品明星换脸av,国产迷姦播放在线观看

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科學普及  >  科普大講堂正文
中國核工業(yè)大事記(截至2022年3月)
發(fā)布日期:2022-04-28      信息來源:新聞中心     【字體 分享:
【打印】       【關閉】
返回
頂部
中國核工業(yè)大事記(截至2022年3月)
發(fā)布時間:2022-04-28 來源: 新聞中心  字號:

  1、1954年10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發(fā)現(xiàn)新中國第一塊鈾礦石標本。

  2、1955年1月,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決定創(chuàng)建中國核工業(yè)。

  3、1955年3月21日,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向全黨發(fā)出要“鉆現(xiàn)代化的國防”“鉆原子能”的號召。

  4、1955年12月10日,國務院第三辦公室制訂出《關于一九五六至一九六七年發(fā)展原子能事業(yè)計劃大綱(草案》?!洞缶V》提出的方針是:“在蘇聯(lián)大力援助下,積極地建設我們自己的原子能工業(yè)、使我國以最近代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鞏固國防。”

  5、1956年4月,原子能的和平利用被列為全國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十二年(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遠景規(guī)劃中12項重點任務的第一項。

  6、1956年5月25日,研究性重水反應堆和回旋加速器在北京房山縣坨里開工興建。

  7、1956年11月,成立主管核工業(yè)建設和發(fā)展的三機部,1958年2月,三機部更名為二機部。

  8、1958年5月,五廠三礦選點方案獲批。核工業(yè)第一批廠礦開工建設,奠定核工業(yè)體系雛形。

  9、1958年7月1日,人民日報發(fā)表消息:研究性重水反應堆和回旋加速器建成。10月,研究性重水反應堆和回旋加速器正式移交生產,中國進入原子時代。

  10、1962年,中共中央批準原子彈研制的“兩年規(guī)劃”。毛澤東作出“大力協(xié)同做好這件工作”的批示,成為第一顆原子彈研制的總動員令。

  11、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2、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13、1970年12月,中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1971年9月,中國第一艘核潛艇開始試航,1974年8月正式編入海軍戰(zhàn)斗序列。

  14、1970年2月8日,上海市傳達周恩來同意上海研制建造核電站的重要指示。該核電站被命名為七二八工程。1974年3月,周恩來主持中央專委會議批準上海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的建設方案。

  15、1980年中國原子能公司成立,1983年中國中原對外工程公司成立,核工業(yè)開始對外開放。

  16、1981年3月25日,國務院領導在國防科委《關于調整原子能工業(yè)發(fā)展方針的請示》上批示:同意原子能工業(yè)逐步轉到為國民經(jīng)濟建設服務的方針。

  17、1982年5月4日,二機部更名為核工業(yè)部。

  18、1982年10月12日,中國首次潛艇導彈核試驗成功。

  19、1983年4月25日,中國中原對外工程公司執(zhí)行中國和阿爾及利亞簽訂的議定書,開發(fā)國際核工程和民用工程。為阿設計建造的一座重水堆研究堆建成后被稱為“南南合作的典范”。

  20、1983年9月3日,國務院成立核電領導小組。

  21、1983年10月11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第二十七屆大會一致通過決議,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成員國。

  22、1984年1月,我國正式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

  23、1984年9月21日,西南物理研究所受控熱核聚變實驗裝置中國環(huán)流器一號順利啟動。

  24、1984年10月30日,國務院批淮成立國家核安全局。

  25、1985年3月,中國大陸首座核電站——秦山30萬千瓦核電站開工建設。

  26、1985年11月,中國受控熱核聚變實驗裝置中國環(huán)流器一號通過國家驗收。

  27、1986年12月27日,中國中原對外工程公司與阿爾及利亞高級科研署簽署《重水反應堆工程合同》(即比林一期工程)。比林一期工程作為中國第一個大型核設施出口項目,是中國民用核技術出口的一個里程碑。

  28、1987年6月,核工業(yè)萬噸級鈾礦石地表堆浸項目取得成功,填補了我國鈾礦石萬噸級堆浸技術工藝的空白,帶來了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堆浸技術革命。

  29、1987年8月7日,中國對外引進的第一座百萬千瓦級大型商用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主體工程正式開工。

  30、1988年9月,核工業(yè)部更名為中國核工業(yè)總公司。

  31、1988年9月29日,中國成功進行中子彈試驗。

  32、1988年10月16日,我國建成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并成功實現(xiàn)了電子正負對撞。同年10月24日,在視察該工程時,鄧小平說:“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fā)射衛(wèi)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xiàn)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標志。”

  33、1991年12月,秦山核電站成功并網(wǎng)發(fā)電,中國出口第一座商用核電站——恰?,斠黄诤穗娬尽?/p>

  34、1992年3月 國務院批準建設一座熱功率65兆瓦、電功率20兆瓦的實驗快堆。中國實驗快堆采用堆本體池式結構和鈉-鈉-水三回路傳熱系統(tǒng),具備發(fā)電功能,具備相關條件以開展輻照考驗試驗,是國際上為數(shù)不多的高性能中子輻照平臺。

  35、1994年秦山核電站和大亞灣核電站正式投入商運。

  36、9月29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實行國家計劃單列,并以該公司為核心企業(yè)組建中國廣東核電集團。

  37、1995年宜賓核燃料元件廠大型核電站燃料組件啟運大亞灣核電站,標志中國大型核電站燃料組件實現(xiàn)國產化。

  38、1995年5月,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全面退役。

  39、1997年至1999年,中國第一座離心法鈾濃縮商用工廠建成并投產,鈾濃縮生產技術由擴散法過渡到離心法。

  40、1997年7月,中國核工業(yè)第一股“中核蘇閥”(2000年改名為“中核科技”)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41、1999年7月1日,中國核工業(yè)集團公司和中國核工業(yè)建設集團公司在原中核總基礎上組建成立。

  42、1999年7月國務院新聞辦宣布,中國在掌握原子彈、氫彈技術后,已先后掌握中子彈技術和核武器小型化技術。

  43、199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23位專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44、2000年5月,核工業(yè)完成涉及22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77個地勘單位共5.8萬名職工的屬地化管理工作。

  45、2000年9月25日 由原中國核工業(yè)總公司承建的巴基斯坦恰?,敽穗娬竟こ掏ㄟ^臨時驗收,并于9月26日舉行了簽字儀式。

  46、2001年3月,巴基斯坦恰?,敽穗娬竟こ膛e行落成典禮,被譽為“南南合作”的成功典范。

  47、2001年12月21日,我國第一條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產線在包頭核燃料元件廠建成,實現(xiàn)了重水堆核燃料元件國產化。

  48、2002年11月,中國首座商用重水堆核電站──秦山核電三期工程1號機組首次并網(wǎng)發(fā)電成功,12月投入商運。

  49、2003年1月,國家“863”計劃重點能源項目——我國第一座10兆瓦高溫氣冷實驗堆并網(wǎng)發(fā)電。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上極少幾個掌握高溫氣冷堆技術的國家之一。

  50、2003年7月24日,秦山三期核電站工程二號機組投入商業(yè)運行,比合同規(guī)定的進度提前了112天,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重水堆核電站建設周期最短的紀錄。

  51、2004年5月,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大型商用核電站——秦山核電二期工程全面建成投產。秦山核電二期工程二號機組五月初正式投入商業(yè)運行。這是中國實現(xiàn)由自主建設小型原型堆核電站到自主建設大型商用核電站的重大跨越。

  52、2006年2月,“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53、2009年4月,AP1000全球首堆開工儀式在浙江三門舉行,2018年三門核電站1號機組并網(wǎng)成功。

  54、2009年12月23日,中國核工業(yè)建設集團公司和廣東核電集團在京簽訂最大核電工程合同,標志我國核電建設進入批量化、規(guī)?;l(fā)展的新階段。

  55、截至2010年,核工業(yè)完成分布在18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涉及7.9萬名職工的34個項目的關閉破產。

  56、2010年4月29日,由中國核工業(yè)集團公司開發(fā)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CP1000通過國內專家評審。

  57、2010年7月21日,我國第一座快中子反應堆——中國實驗快堆首次成功臨界,標志著我國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tǒng)技術實現(xiàn)了重大突破。我國因此成為世界上少數(shù)幾個掌握快堆技術的國家之一。

  58、2011年中國實驗快堆成功并網(wǎng)發(fā)電,2014年中國全面掌握快堆核心技術,2017年12月示范快堆工程建設開工。

  59、2012年11月4日,核工業(yè)二〇八大隊在內蒙古發(fā)現(xiàn)我國首個10萬噸級鈾資源基地。該鈾礦躋身世界大礦行列。

  60、2012年12月,中國自主研發(fā)的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核電特征的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在山東榮成石島灣開工建設。

  61、2012年12月27日,我國研制的鈾濃縮離心機在蘭州成功實現(xiàn)工業(yè)化應用,形成完整鈾濃縮研發(fā)和產業(yè)體系,多項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成為繼歐、俄后第三個實現(xiàn)鈾濃縮離心機工業(yè)化生產的國家(組織)。

  62、2013年6月21日,我國核工業(yè)關鍵的鈾濃縮技術完全實現(xiàn)自主化和工業(yè)化應用,標志著我國成為國際上少數(shù)幾個自主掌握鈾濃縮技術并成功實現(xiàn)工業(yè)化應用的國家之一。

  63、2014年3月24日 習近平出席在荷蘭海牙召開的第三屆核安全峰會并發(fā)表講話,提出“理性、協(xié)調、并進”的中國核安全觀。

  64、2014年12月18日,中國第一座鈉冷快中子反應堆——中國實驗快堆首次實現(xiàn)滿功率穩(wěn)定運行72小時,標志著我國全面掌握快堆的設計、建造、調試運行等核心技術。

  65、2015年1月,在中國核工業(yè)創(chuàng)建6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中國核工業(yè)進入新時代。

  66、2015年5月,“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開工建設,8月“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在巴基斯坦卡拉奇開工建設。

  67、2015年6月,中國核電成功在A股上市,成為大陸純核電第一股。

  68、2003年中核國際在香港上市,2016年中國核建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上市,2018年7月中國同輻在香港上市。

  69、2016年1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fā)表《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

  70、2016年3月18日 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與美國能源部共同建設的核安保示范中心提前一年建成,在京投入運行。

  71、2016年3月26日,我國首座微型中子源反應堆(簡稱微堆)圓滿完成低濃化改造,實現(xiàn)首次滿功率運行。

  72、2016年我國首個千噸級天然鈾生產基地誕生,2017年中核實現(xiàn)鈾資源產能中心從南方硬巖向北方砂巖轉移。

  73、2017年中國中低放液體處理處置能力全面形成,退役治理產業(yè)進入系統(tǒng)化、規(guī)?;?、標準化成熟生產新階段。

  74、2018年1月31日,中核集團與中核建設集團實施戰(zhàn)略重組,中核建設集團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核集團。

  75、2018年3月20日,我國新一代鈾濃縮離心機大型商用示范工程在中核陜西鈾濃縮有限公司全面建成。

  76、2018年我國國產鈷60放射源實現(xiàn)首次出口。

  77、2018年8月23日 中國核建承建的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簡稱“CSNS”)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中國將進入世界四大散裂中子源行列。CSNS工程是中國核建在國家重大科學裝置建設領域完成的又一重大項目。

  78、2018年11月19日,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鈾濃縮離心機大型商用示范工程順利通過國家竣工驗收。

  79、2018年12月13日,臺山核電1號機組具備商業(yè)運行條件,成為全球首臺具備商運條件的EPR三代核電機組。

  80、2019年7月,中核集團控股世界第四大產能鈾礦納米比亞羅辛鈾礦,躋身世界天然鈾前五大公司。

  81、2019年9月30日,規(guī)模僅次于國際空間站的國際大科學工程計劃——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的“心臟”安裝階段在京啟動。

  82、2019年10月16日,中核集團首個“華龍一號”機組開工建設。

  83、2020年中核牽頭安裝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人造太陽”“心臟”,習近平致賀信。

  84、2020年中核集團成功躋身世界500強。

  85、2020年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并網(wǎng),海外首堆裝料。

  86、2020年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建成并首次放電。

  87、2020年9月21日,我國自主研發(fā)的超導回旋加速器質子束能量首次達到231 MeV,標志著中核集團自主研發(fā)質子治療系統(tǒng)實現(xiàn)重要里程碑節(jié)點。

  88、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投入商業(yè)運行。

  89、2021年2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強流高功率超導質子直線加速器團隊自主研制的ADS(加速器驅動的次臨界反應堆系統(tǒng))超導直線加速器樣機,首次加速10毫安連續(xù)波質子束,束流功率達到176千瓦,并于12日凌晨實現(xiàn)穩(wěn)定運行,再次刷新該團隊此前創(chuàng)造的連續(xù)波質子束流強度和束流功率世界紀錄。

  90、2021年5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同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共同見證兩國核能合作項目——田灣核電站和徐大堡核電站開工儀式。

  91、2021年5月20日,“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2號(K-2)機組投入商業(yè)運行,意味著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走出去”第一站順利建成,而且創(chuàng)造了國際最佳建設業(yè)績。

  92、2021年5月26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fā)布中國核動力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我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彭士祿同志的先進事跡,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

  93、2021年6月17日,經(jīng)國家原子能機構批復立項的、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的百項重點工程之一中國北山地下實驗室開工建設,標志著我國高放地質處置工作進入了地下實驗室建設及研發(fā)階段,為填補我國在高放地質處置技術地下現(xiàn)場研發(fā)平臺及設備的空白,攻克高放廢物地質處置這一世界性難題提供試驗平臺和基礎。

  94、2021年6月24日,國家原子能機構、科技部、公安部、生態(tài)環(huán)境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國家醫(yī)療保障局、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等8部門正式發(fā)布《醫(y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2021-2035年)》。這是我國首個針對核技術在醫(yī)療衛(wèi)生應用領域發(fā)布的綱領性文件。

  95、2021年6月30日,我國自主設計制造的百噸級乏燃料運輸容器——CNSC乏燃料運輸容器順利下線,作為國內首臺批量化生產的國產化百噸級乏燃料運輸容器,將進一步夯實中核集團乏燃料運輸保障能力。

  96、2021年7月13日,中核集團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在海南昌江核電現(xiàn)場開工建設,標志著我國在這一領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97、2021年9月11日,國內首座高水平放射性廢液玻璃固化設施在四川廣元正式投運。這是我國核工業(yè)產業(yè)鏈后端標志性工程,其投運標志著我國已經(jīng)實現(xiàn)高放廢液處理能力零的突破,成為世界上少數(shù)幾個具備高放廢液玻璃固化技術的國家。

  98、2021年9月20日,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第65屆大會期間,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FAO)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舉辦了核技術農業(yè)應用領域國際最高獎項頒獎儀式,表彰在植物突變育種科學研究與應用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團隊和個人。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組織選拔推薦的中國科學家團隊榮獲獎項。其中,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小麥誘變育種”研究團隊榮獲“卓越成就獎”,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郭會君、湖南省核農學與航天育種研究所研究員楊震分別榮獲“杰出女性獎”和“青年科學家獎”。

  99、2022年1月1日,福清核電6號機組首次并網(wǎng)成功,開始向電網(wǎng)送出第一度電,成為全球第三臺、我國第二臺華龍一號并網(wǎng)發(fā)電機組。

  100、2022年2月23日,我國首個工業(yè)用途核能供汽工程在中核集團田灣核電基地打下第一根樁基,這是中核集團繼秦山核電開展南方核能供暖之后,積極立足“三新一高”,助力“雙碳”目標實現(xiàn),與地方共享發(fā)展成果,建設美麗中國,在核能綜合利用領域開展的又一積極探索。

  101、2022年3月25日,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第2臺機組——中核集團福清核電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運條件,至此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運。

  102、2022年3月28日,國家原子能機構在京舉辦首屆季度論壇。論壇圍繞“核科技引領未來”的主題,交流研討核科技發(fā)展、核科技國際合作、核能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

  103、2022年當?shù)貢r間3月31日,全球第四臺、海外第二臺華龍一號——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3號機組首次達到100%滿功率運行,各項參數(shù)正常,距離華龍一號海外示范工程全面投入商運更進一步。這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安全性和先進性的再一次驗證,提升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為鞏固中巴經(jīng)濟走廊成果,助力我國核電“走出去”具有示范意義。

 
【關閉】    【打印】

版權所有:國家原子能機構

承辦單位:國家原子能機構新聞宣傳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阜成路甲8號 郵編:100048

網(wǎng)站標識碼:bm63000002

京ICP備05081654號